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至少掌握可控核聚变!-科学家
在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一号,至此人类的航天时代正式拉开序幕,各国纷纷开始向着外太空探索,先后曾载人进入太空和踏足38万公里月球。
后来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渴望走得更远,又研制无人探测器前往更遥远的太阳系外侧,去探索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不过当我们在探索太阳系外侧时才意识到,即使仅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距离也会极大的增长,而如果想要跨越更远的距离几乎是天方夜谭。
比如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大家都知道是比邻星,他位于半人马座是一颗红矮星,距离我们大约有4.22光年之遥,假如我们以如今的科技前往你知道大约需要多久吗?
目前人类飞行最远的人造探测器是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自发射之后便通过行星引力弹弓效应加速到了第三宇宙速度,摆脱了太阳的引力束缚正向着太阳系外飞去。
如今旅行者一号已经飞行了47年,距离地球达到了235亿公里,然而就是以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的速度飞行,抵达4.22光年外的比邻星也至少需要7万年的时间。
如果想要更快,我们则需要更先进的飞行器,但以目前的科技而已,还无法建造出更高效推力的飞行器。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人类攻克了可控核聚变技术,那么我们就可以建造了一个以核聚变为动力的推进系统,能够将飞船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五,那么我们只需要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土星,大约100年左右就能够抵达比邻星。
但如果我们想要在有生之年抵达比邻星,那么我们甚至要抛开可控核聚变技术,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前进,而这种技术只存在于理论中,他就是曲速技术。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事实上是时空弯曲造成的几何现象,这意味着时空是可以被弯曲的,而曲速就是一种类似超光速但又非超光速的推进系统,它与以上所知的化学动力推进器完全不一样,他的运动方式是运用了时空弯曲的的变化,也就是通过曲速装置将时空弯曲折叠,从而将距离缩短。
简单而言就是在曲速飞行中,利用曲速引擎将前方的空间进行压缩弯曲,然后膨胀后方空间使,飞船达到类似超光速飞行,假如我们能够建造这样一艘带有此技术的飞船,那么就可以有效地跨越巨大的距离,大约几分钟就能从地球到达土星,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就能抵达4.22光年外的比邻星。
这也意味着当我们掌握了此技术,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甚至能够在宇宙中寻找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知道我们在宇宙中可能并不孤单。
不过言虽如此以上也只是设想,目前为止我们对曲速技术还仅停留在理论中,而到底用何种技术去改变时空结构,我们还一无所知。
相关文章
- “国家电网”为啥不叫中国电网?其实,它还是其余11个国家的电网
- 主要时辰留下证据-iPhone一键录音太好用啦
- 5层楼高,重2100吨!中国造全球最大双燃料发动机,用来干啥的?
- 卡萨帝、西门子、松下,哪个品牌冰箱更值得买?终于有人讲清楚了
- 美前驻华大使骆家辉一番话 - 道出真相 - 为何不想中国造成尖端芯片
- 号称领先中国20年 - 快堆技术 - 到底是个什么技术 - 印度得意的
- 那得小心了-每天戴耳机1小时-有这些症状
- 还有人买了-实体店老板要哭!广西男子在拼多多买铁门-一座桥
- 石油枯竭是骗局?石油越用越多,专家说地球不断冒油可用5亿年
- 最可惜的是一代巨星含恨而终!-一场误判-让中国付出上万亿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