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百多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

国际

11轮谈判无结果 - 这里价值有多大 - 韩国不肯放弃苏岩礁和日向礁

banth 2024-01-15 国际592
其中苏岩礁和日向礁这两处的主权问题是谈判的焦点,明明是在我国的大陆架边缘,为何韩国却能在此频频巡航,还大摇大摆的设立航海浮标。

从2014年至2023年,中韩11次的谈判都没能达成一致,黄海的僵局持续了这么久,最具争议的问题还是如何划分黄海边界。

其中苏岩礁和日向礁这两处的主权问题是谈判的焦点,明明是在我国的大陆架边缘,为何韩国却能在此频频巡航,还大摇大摆的设立航海浮标。

这两处礁盘到底有什么价值让韩国一直不肯放弃? 11次谈判未果,中韩两国的争议点在哪里?

11轮谈判黄海划界僵局

黄海的地理位置很独特,作为我国四大海域之一,处于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是典型的半封闭海域。

南北向的黄海被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北端是渤海为界,南端以长江口的启东角,到韩国济州岛为界,这块地区一直难以划分,主要问题就是中韩两国采用的划分边界方法不能达成一致。

根据国际法,国家的海洋政治空间从大陆到海洋由近及远的划分:海岸线、大陆架边缘、领海、专属经济区、公海。

黄海很特殊,中韩的争议区域被称之为南黄海,它的范围总共也就40万余平方千米,如果中韩两国都按国际海岸线到公海的划分方法, 那么中间是有一块重叠区域的,刚好苏岩礁和日向礁处在这块重叠区域内。

而国际颁布的海洋公约法中,对海洋的划分标准有三种,一种是中间线划法,就是以海洋中间的经纬线为标准进行边界划分。

第二种是等分线划分,这种是双方以大陆边界连线,然后再沿着海岸线走向平等划分,这种线不像经纬线一样直。

第三种就是以大陆架延伸作为划分依据,大陆架在海底一般不会延伸超过360海里,而大陆架内侧200海里都属于该国的经济区。

公约规定,上述三种都无法解决划分边界的问题,就以双方协商为准,共同商议划分方法。

而韩国主张的划分方法是第一种,以中间经纬线划分边界,但问题也很明显,朝鲜半岛在韩国地区是朝海洋凸起的,而我国的山东半岛则是像大陆凹陷。

这种方法不公平的是,黄海几乎大部分地区都纳入了韩国的海域范围,中国海域空间被严重压缩。

黄海作为半封闭海域,海底比较平坦,平均水深只有44米,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我国海岸附近,再加上入海河流泥沙的堆积,也就是说一旦有什么冲突,船只在这里非常容易搁浅。

黄海最深地区水深只有144米,还是位于韩国海岸线附近, 中间划线法对我国权益严重压缩,非常不利于沿海地区的安全。

而我国采用的边界划分是第三种,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划分也是我国推崇的划线方法,我国一共有五十多个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占据当地经济的大头。

而我国所处的大陆架延伸范围也在200海里左右,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法》规定,任何一个沿海国家都可以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再加上海岸线附近的海底平坦,船只搁浅问题不容忽视,都知道韩国和美国关系不错,一旦同意韩国的主张,那么美国到时候借着海军军演在此处行动,中国将很难展开反击。

所以对于韩国的划分方法我国坚决不同意也是为自身主权安全考虑。

韩国的蛮横行为

按照我国推崇的大陆架自然延伸,那么处于大陆架上的日向礁和苏岩礁就明确属于我国海域的范围内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两处礁盘地理位置太特殊,如果是按照专属经济区来说,这两处地方虽然归属我国,韩国对这两处地区一直是虎视眈眈。

尤其是苏岩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未得到任何国际承认的情况下,韩国政府私自将苏岩礁划进了韩国海域。

当时韩国政府在1952年提出了一条“李承晚线”, 这条线从日韩海域开始一直延伸到黄海,其中不仅有我国的苏岩礁,还有日本的竹岛也被韩国划入范围内。

1970年,韩国将苏岩礁非法列入他们内部通过的《水下资源开发法》中的“第四水下开发区”。

其实,韩国一直嘴上口号喊得响亮, 但苏岩礁具体位置在哪韩国人说不出来,韩国政府更是两眼一抹黑, 直到1984年韩国济州大学才最终确定了苏岩礁的位置。

在此之前,我国海图早就记录了苏岩礁的地理位置并有了详细的记录,1963年的时候,中国首条自制的万吨轮“跃进号”由于路线计算错误, 导致在试航行触到苏岩礁抛锚。

上海河道工程局测量船队赶赴现场调查,确定了苏岩礁的具体位置。

在历史上,对苏岩礁的描述也是不少,尤其是隋唐、宋元、明清历代来的使臣和学生都曾留下过关于苏岩礁的历史记录。

到了清末地理学也证实了苏岩礁位于东海大陆架上。《山海经》中更是直白的描述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 ”这里的“苏山”指的正是苏岩。

1987年,韩国在苏岩礁非法设立了航海浮标,2001年1月26日,韩国地理院为了拓展海洋专属经济区,直接将苏岩礁改名为“离於岛”。

比较有趣的意思是,礁石和岛是有区别的,海面上升且有陆地不被淹没才叫做岛, 而苏岩礁是江苏外海大陆架延伸的一部分,是一块水下暗礁,位于海平面下4.5米左右。

韩国将这块礁石改名划入专属经济区,那么中韩两国重叠的大片海区就成了韩国独占的,但自古以来,在苏岩礁附近海域是我国鲁、苏、浙、闽、台的活动渔场,而此处的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更是被国际承认的、没有异议的固有海区。

不仅如此, 韩国还在苏岩礁非法兴建了一处海洋平台, 2000年下半年开工,2003年竣工,这座高76米的钢筋建筑物完成以后,韩国俨然将这块海区当成自家的了,经常派舰艇和飞机巡视,在附近海域进行资源勘探。

还未协商解决的重叠海域被韩国自作主张打造了建筑物,还大摇大摆的表示这里是韩国最南端的岛屿。

而在此之前,韩国公认的最南端是马罗岛, 此岛还立有“大韩民国最南端”边界石碑, 这里与苏岩礁还有149公里的距离。一个水下暗礁成了岛屿,韩国为了宣传扭曲的事实,还在国内设立了“离於岛日”。

日向礁的争端

韩国单方面的行动不能产生任何法律效力,因为中韩两国在海洋专属经济区的争端上并没有达成共识。

而和苏岩礁同样具有争议的还有日向礁,也是海底暗礁,水深7.8米左右。日向礁名字的由来是我国渔民的立场,有的意思。

作为我国的固有渔场,这里也是被中日韩三国所承认的,并且在地图上都沿用了日向礁这一名称。

宋元明时期,小黑山岛曾是我国渔民打渔和海盗的休息的地方,这里也曾是商贾进行商业贸易的必经之路。小黑山岛还有的美誉。

而在韩国历史上,最远的流放地也只是大黑山岛,小黑山岛距离大黑山岛还有一定的距离,更别说日向礁。

但韩国不仅蛮横的将小黑山岛作为领海基线,还将日向礁列入了内海范围,实际上的日向礁距离小黑山岛有48公里多,划入内海属实是胃口大开。

2006年,韩国将日向礁改名为“可居礁”,更离谱的是,韩国还试图将黄海渐渐更改为西海。

近来,韩国政府还准备在国际上推进“可居礁”的更名注册工作,在他们的意识里一直不承认中国领海基点的麻菜珩和外磕脚。

韩国在苏岩礁之后又在此处修建了“可居礁海洋科学基地”可供4人居住,并以此为根据点继续扩张。

作为我国沿海地区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中国出版的海图中也标有日向礁位置,而在日韩过去的使用中也沿用了中国的命名,结合历史文献的记录,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归属中国。

韩国所提出的中间线划分黄海显然有失公允,而我国也主张从多个方面考虑划分,作为大陆架自然延伸还有历史等各种因素, 黄海海域的具体划分需要更加公正、合理的划分谈判。

至于韩国为什么如此不肯放弃这日向礁和苏岩礁也有经济原因。黄海海域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光是鱼类就多达300种,渔场带来的经济价值巨大,带动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黄海盆地内更是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金刚石矿产、钛铁等资源,而韩国作为三面环海的半岛,沿海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是盯紧了这些资源。

不仅如此,先前在日本海领域,韩国还主张将日本海改为“东海”, 可见为了这些资源,韩国两眼都冒光,就差直接上手拿了。

资源和历史的贫瘠让韩国手越深越长,尤其是在美国的扶持下,韩国更是肆无忌惮。而作为半封闭的黄海,其战略意义重大,可以说天然的平缓海底和地理位置,船队进来容易出去难。

结语

作为爱好和平的大国,我国一直都采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纠纷,维护和谐的国际关系。但在领域问题上,一切破坏行为都不被允许。

对于苏岩礁和日向礁的态度我国也十分明确,在两礁都加强了管控,还有大型海警船战备巡航。

建立和谐的地缘关系需要邻国之间的和谐经营,尤其是黄海争议地区,我国也尊重别国的声音和意见,但这并不代表韩国能肆意妄为。

广告7

文章评论

共有0条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