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80后夫妻:在非洲闯荡15年,只赚钱不花钱,如今想回国却很难
2007年,福建的一对年轻夫妻来到了非洲号称为“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的马拉维。
他们在这里打拼事业,并且还在非洲定居,生下两个孩子。
在外面十几年,两人攒下了百万身家,然而等到想回国的时候,却发现来的时候容易,回去困难重重。
这十几年间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在贫穷的国家定居并且还拼下百万身家的?
而他们又是为什么回国困难重重呢?
远走他乡,前往非洲
徐元燕2007年和她的丈夫一起远走他乡,去了非洲的马拉维生活。
他们从来没有出过国,却没想到第一次出国,就离开了家乡15年之久。
在国内两个人的工资并不多,养活一个家庭都成了问题,后来她听说国外的钱比较好赚,恰好她老公有个叔叔在非洲,于是便有了出国的念头。
2007年10月,徐元燕的老公独自一人,带着家里给的6万块钱,只身登上了前往马拉维的飞机。
徐元燕那个时候才二十出头,对于出国也没有什么概念,半年的时间里,她和丈夫都是分居的状态,唯一能联系的方式就是国际电话。
在丈夫的只言片语里,徐元燕渐渐了解了他生活的马拉维是什么样的境况。
除了穷就是苦,在那里生活真的很艰难。
后来徐元燕的老公终于在那里的乡下开了一家自己的店,他在那里生活也算是稳定了。
而2008年的5月份,徐元燕也坐上了前往马拉维的飞机。
她和丈夫在她21岁的时候就订婚了,结婚没多久两个人就分开了,虽然是为了自己的家庭着想,但是徐元燕也很想自己的丈夫。
她带着对丈夫的思念,在丈夫走了半年之后,也来到了马拉维。
徐元燕是福建莆田人,她从小到大都是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村子背靠连绵不绝的大山。
他们家就是很普通的家庭,靠着种地为生。
后来徐元燕初中毕业之后就进入社会打工了,她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最后什么工作都干过了。
服务员、卖手机等等,只要能赚钱就行。
等到徐元燕21岁的时候,她就和自己的丈夫订了婚,但是那个时候,两个人都是打工的,工资都不高。
即便是结婚,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的生活也并没有多大的转变。如果不是出国热潮感染了他们,或许他们这辈子都会这样平平淡淡下去。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是勇敢的,虽然面对的是未知,是不确定不清楚的未来,但是他们还是勇敢地踏出了那第一步。
非洲开店创业
徐元燕对马拉维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穷了,那里什么都没有。
国内常见的高楼大厦在马拉维看不到,很多设施也都没有,和国内相比来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2007年,马拉维和中国刚刚建交,它被称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在国内生活了二十多年,已经习惯了国内的便利以及繁华,很多人在刚去非洲的时候估计多少都会不习惯。
但是唯一让徐元燕庆幸的就是,她终于可以和老公一起生活了。
去了国外之后,徐元燕不会英语,和别人沟通都是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徐元燕不会说英语,但是两个人还是要生活,并且他们家里没有冰箱,而外出买菜的话路途又很遥远,非常不方便。
那个时候,徐元燕经常买的就是萝卜和包菜,这两个单词也是徐元燕第一个学会的英语单词。
两个人吃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包菜和萝卜,光是看见那两个菜,都看的腻了。
在非洲,两个人开的店是专门卖服装的,虽然只有50平,但是起码是稳定的。
但是因为店铺隔得太远了,他们跑来跑去太麻烦,于是就请的当地人帮忙看着。
可是这样的方法总归不如自己亲自上手,他们第一次盘点的时候,就发现店里少了1000块钱。
那个时候生意很好,但是因为货不多,他们也只开了一家店铺。
后来生意慢慢走上正轨,他们也有了经验,于是便开了第二家店。
但是没想到的是,第二家店刚开起来没多久,旁边的印度人开的店铺起火了,连带着徐元燕夫妻俩的店铺也被烧没了。
她的丈夫想着看看能不能再挽救一点,结果在仓库后面拿出来的鞋子都变得黑乎乎的。
他们在非洲开店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不是店出问题,就是请的员工经理有问题。
但是好在徐元燕夫妻两个坚持下来了,在马拉维同时开了六七家店,虽然都在乡下,距离很远,但是至少那是他们打拼得来的成果。
在非洲,他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子,2013年徐元燕在马拉维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在马拉维奋斗了五六年,结果直到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其实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攒下一分钱。
而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也不顺利,马拉维的医疗条件落后,徐元燕第一胎胎位不正,最后还是她的丈夫去的医疗队,然后请的中国医生为徐元燕做的剖腹产。
恰好生孩子那段时间,服装生意在非洲也不好做了,于是他们便放弃了,改为卖二手手机。
他们在其他人手中盘下了一家店,地理位置比较好,然后专门做二手手机的生意。
做二手手机生意其实他们心里也是没底的,毕竟盘下这家店,他们手里都没有钱了。
可以说徐元燕和她的丈夫抓住了非洲爆火行业的机会,二手手机在非洲供不应求,在他们没日没夜的努力下,他们终于攒下了一点积蓄。
虽然不多,但是好歹也是他们打拼赚出来的钱。
三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2019年徐元燕产生了回国的想法,但是她的丈夫却不愿意再回国。
在外面已经打拼了十年了,这个时候回去他在国内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最后两人再次分居,徐元燕回到了国内,她的丈夫留在马拉维继续打拼,这次他换了目标,开了一家超市。
本来他只想租一个店面,但是因为房东要求要不就不租,要租就将两个紧挨着的一起租了。
最后无奈之下,她的丈夫便将两个店面一起租了。
店面太大,最后她的丈夫决定开一家百货超市,可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徐元燕的反对。
漂泊多年终返乡
徐元燕在马拉维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他就是开超市的,并且于他们的店面仅有一墙之隔。
最后超市还是开了,因为他们总是要生活的,还要攒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超市开了一年半的时候,徐元燕叫丈夫回国发展,那个时候电商行业开始起步,前景广阔。
但是她的丈夫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了,回国之后变得非常不适应,最后在国内呆了8个月就又回到了马拉维。
徐元燕放心不下丈夫,回国没多久也又回到了非洲。
徐元燕在非洲生下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在非洲长大,但是教育资源确实相较国内比较落后,于是两个孩子就被送回了国内。
徐元燕和丈夫在莆田也贷款百万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光是还房贷就得一万多,再加上孩子的学费,家里人的生活费,他们在马拉维待着至少还能存下钱来。
回国之后不知道干什么,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根本就不够一家人的生活。
于是夫妻俩和孩子便分开了,但是徐元燕回国看孩子,每看一次就难过一次,因为孩子舍不得她,甚至有时候回来孩子都不认识她了。
作为父母,不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他们也很难过痛心。
后来2023年8月份,徐元燕回到了国内,在马拉维的超市也还在正常营业。
回国之后的徐元燕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打工不适应,投资开店又怕亏本,所以徐元燕成为了一名宝妈,除了接送孩子上下学,在家里照顾孩子,没有再出去工作。
她现在会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然后带带货,给家里分担一些压力。
他们在国外怎么可能会不想家人,不想念国内,只是生活所迫而已。
如果不是生活,谁又会想在他乡漂泊数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