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变阳谋,脱钩不是目的,撬走供应链才是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美国加大脱钩力度的文章,有不少朋友给我发了私信,问我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了?美国要调查中国企业通过第三国转运出口,可能没那么容易,毕竟第三国为了转口税收和中国企业的投资,大概率会糊弄美国。
在那篇文章中,笔者的确更多是转述在墨西哥建厂朋友的经历,缺乏有力的第一手信息。但就在这几天,准确的信息已经出现了。
从美国的媒体上,我已经目击到新年贸易战的第一枪。美国国土安全部直接搜查了一家名为Harco的美国汽车零部件经销商。这家公司2015年被青岛新松在美国的子公司收购。
美国政府认为,Harco从泰国进口的,标注为泰国制造的汽车零配件产地其实是中国,泰国厂家只印刷了包装和负责出口手续,新松从中避开了25%的进口关税。
如果调查属实,新松不但要补交25%的关税,还面临天价的罚款。
这事儿已经给制造业出海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美国作为世界警察,除了不能在中国为所欲为,其他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墨西哥,他们有足够能力弄到一家企业的详尽信息,哪怕没弄到足够证据也够企业喝一壶,伪证在美国的司法官司中并不罕见,无证之罪本身也是一种国家安全。
至于美国为什么开始加大脱钩力度,个人认为美国已经发现中国企业绕道出口避税的方法,为了逼迫中国企业把产能彻底搬到第三国而采取的手段。
显然这并非完全因为关税,根本目的是逼迫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外移,因为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又很难拿到政府补贴,制裁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就能造成大量制造业工人失业,引发社会动荡。可以说加大制造业脱钩力度,已经是美国的阳谋。
笔者甚至怀疑,那些给美国通风报信的,很有可能就是享受着制造业外移红利的小国,显然光是转口贸易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胃口,上下游供应链齐备才不受制于人。
只希望最近风口浪尖上的,全面禁用中国汽车电池的传言不是真的。
至于破局之道,笔者还真思考了一下,这篇就不详述了,改天再写。
相关文章
- 1999年,北约轰炸牺牲的记者许杏虎,评为烈士,其父母享干部待遇
- 伊朗深夜突然参战,跨国精准打击:多枚导弹炸碎以色列情报总部
- 以色列战机发射导弹,伊朗情报大楼被炸为平地:4名军事顾问死亡
- 通知你一个实在匈牙利-刚从匈牙利回来-匈牙利开展到什么水平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晤比利时首相-桥-中欧之间须要架更多的
- 案情原因成谜-沈阳夫妇在美国新家团聚突发血案-丈夫枪杀妻后自杀
- 外媒:载有22名印度船员的船只被胡塞武装导弹击中,印度海军出动
- 泽连斯基称:2024年F16将暴打俄军,谁知却遭连锅端,被击毁6架?
- 日本高价回收我国的废弃烟头,6元一公斤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
- 中国军舰一句话回应-美菲又在南海寻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