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不行 - 中方缺席 - 乌克兰和平会议无果而终 - 乌高层
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1月14日,第四次乌克兰问题和平会谈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瑞士外长卡西斯与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主任耶尔马克主持会议。据悉,现场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80多名代表与会,但我国并未派代表出席。尽管耶尔马克声称参与讨论乌克兰和平进程的国家越来越多,但这场会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会后接受采访时,耶尔马克表示中国的参与非常重要。卡西斯也表示,中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必须想办法与中国合作。
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主任耶尔马克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中方缺席这次讨论会,并不代表我们劝和促谈的立场有任何改变。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中方就反复喊话当事方通过对话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要求域外势力不要拱火。冲突爆发后,中方发布了涉乌立场文件,明确表达了劝和促谈的基本立场,强调中方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
但中方的和平呼声,西方非但没有加以重视,反而还恶意曲解,将中方视为俄罗斯的“盟友”,甚至是“支持者”。现在打不下去了,才想起让中国施压俄罗斯停火。但中方早前已经明确表态,中俄关系是独立的双边关系,通过自身影响力施压他国按照自己意愿行事,这是霸权做派,中方绝不会效仿。
中俄关系
目前来看,俄乌之间缺乏和谈的基础,双方各自坚持的原则底线存在明显冲突。乌方坚持去年提出的10点“和平计划”,其中包括俄方全面撤军,归还占领的乌克兰领土等内容。俄方虽然表示不排斥谈判,但并不愿意归还乌东四地。
谈判需要基于现实,俄方如今在战场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乌方却颓势渐显。过去几个月里,乌军的反攻几乎没有取得像样成果,乌方无法通过军事手段收回被俄军占领的领土,已经在西方逐渐形成了共识,这极大地打击了他们援乌的积极性。哪怕是带头援乌的美国,如今也开始质疑这样做是否有意义。
俄乌冲突
去年年底,白宫援乌预算就已经见底,但截止目前,美国会仍未能通过大额援乌法案,未来美国选战将越发激烈,共和党保守派向拜登政府妥协的可能性将更低。如果美国都不愿继续援乌,欧洲的态度可想而知。没有了外援,乌克兰不仅无法维持现有攻势,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溃败。而俄罗斯不仅在经济以及政治上适应了这场冲突,而且在接触线也建立了牢固的防线。所以长期耗下去,乌克兰的谈判筹码将越来越少,俄方将占据更多的主动性。
对于这次达沃斯的乌克兰和平会谈,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称。俄方不会掉入西方设置的陷阱,西方国家应该立即停止对乌军援,取消对俄制裁,不发表反俄言论,只有这样,欧盟才能找到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出路。言外之意,西方做不到这些,谈判就没有基础,俄方不会因为西方开出的虚假条件就上当。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并非只是俄乌两国之间的矛盾,深究起来,俄罗斯真正的谈判对象其实是美欧。北约不断东扩,致使俄对自身战略安全的担忧加剧,进而导致这场冲突的爆发。欧盟应当认清现实,保持战略自主,积极构建可靠且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否则即使俄乌冲突最终得以平息,美国也可以利用东欧其他棋子再次收割欧盟。乌克兰问题最终大概率会以对话的方式得以解决,不过在拜登任期内,恐怕难以实现,如果特朗普重回白宫,局势或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