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竞争”,实质是背后两大“国企”的战争
新能源汽车作为政府制定的推动产业链发展政策,在各种扶持政策之下火速发展,尤其是剩下短短6年的时间,力争在2030年基本上全部取代传统燃油汽车。从而导致传统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竞争激烈”,在相关政策扶持的作用下,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远远已经超过燃油汽车,使得传统燃油汽车一直在下滑。
看似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竞争,实质上是两大国企在背后的战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战争。那么短期内来看,电动汽车真的能够在2030年内真正实现全面覆盖,取代传统燃油汽车而独领汽车市场吗?恐怕难!
3700亿元是一个大关!
2023年度三桶油前三季度合计赚超过2800亿元,而全年预计超过3700亿元纯利润,中国石化营收增长0.7%,是唯一营收同比增长的企业,中国石油净利增长9.8%。除去化工等利润值,单纯的汽车加油利润占据了绝大多数。如果一旦传统燃油汽车被电动汽车所取代,那么变相的就会损失掉这部分利润值,而三桶油应该已经提前做好了转型规划。
但是,如三桶油还没有做好对应的规划,那么失去的就不是市场份额了,更可怕的还有人员安置问题。能够查询到的是,目前中石化拥有员工55万人,而中石油拥有接近40万,这样算起来,三桶油至少拥有100万的职工。一旦全面取代,那么这100万职工的去留和重新安置等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不同于电动汽车充电问题,三桶油基本上需要一个加油站拥有3-10人左右的职工负责日常维护和加油等。而电动汽车则不需要,可以流动性或者定点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保养即可,或许3-5个充电设备仅需要1-2人即可完成全部运营与维修保养。如果一旦国家电网全面铺展,极有可能会实行远程控制与规划,需要的工作人员会更少。
一边是无限制的扩展,而另外一边是生死存亡的选择。实质上看是两大国企乃至央企的战争,并不是传统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竞争。
从盈利角度来看,国家电网因为布局更广,实行起来更为便捷。而三桶油要面临缩减甚至完全消失(类似于现在的高速服务区),必然会严重影响盈利。从正增长盈利到负增长,就看三桶油如何去布局,甚至如何去发展,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电动汽车的挑战还远远没有到来。
首先,目前充电设备或者充电桩是可以容许商业参与的,也就是说私企也可以参与其中。那么一旦介入的太多,那么到时候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多。例如,一家专门运营充电设备或者充电桩的企业由于资金或者其他问题而导致不能继续运营的,那么对应的旗下充电设备等运营维护就会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3700亿元的盈利是建立在三桶油常年累计完善加油站等得来的,但是电动汽车的利润率可能远远不及三桶油。我们按照续航500公里的电动汽车为例,在使用公共充电桩的情况下,因为公共充电桩高峰时段的收费普遍都是1.2-1.5元/度电,就按照最高收费计算。充满电大约需要105元左右,这个费用对于三桶油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由此可以看得出,除非是全部提升电价,否则很难达到三桶油的利润。当然,电动车不像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跑几百公里还是没有问题的,而电动车需要300公里以后就需要及时或者注意用电量了。
第三,一定程度上,电动车的充电或者场地要求都比较高。以高速为例,跑几百公里就需要对车辆进行充电,而高速上面车流量大,而且充电设备目前来看还是严重不足,那么一个停车量大、充电设备多、维护和维修及时,就对服务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这是一场行业乃至技术革命,那么在更新换代的时候也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布局,并不是说好一个时间点,全部统一更换,这样不仅给多方面造成压力,更对燃油车主显示出不公平的对待。想法很好,但是要科学,切不可着急行事。
相关文章
- 老板曝光监控后对方赔罪-太炸裂!男性薅体毛放进菜里向餐厅索赔
- 合肥一美发店被罚没1.7万 - 染个头7000元
- 央行住建部回应!房地产5年趋势已定,2024年楼市超乎预期
- 古代夫妇睡觉时-夫妻俩不觉得尴尬吗-为什么让丫鬟守在床边
- “广州英雄”王国梁好样的!前面是断桥,他把货车倒回横在上桥处
- 那未来要怎样做-依托什么去开展经济-假设中国不再依赖房地产
- 黄雀在后 - 回顾被国内公安打击过的那些币圈知名项目方 - 螳螂捕蝉
- 中国经济年增5.2%,西方破防?美媒:中国游客损失全球1290亿美元
- 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了-为什么平顶山煤矿意外让人心痛
- 多地新能源公交车换回燃油车!背后的这三个原因,你真的清楚吗?